麥可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麥可小說_ > 比血統?華夏誰冇個牛掰祖宗 > 第139章 道在心中

第139章 道在心中

-

老子看了蘇辰一眼,搖頭道。

“道之一學,在於靜而不爭。”

“縱風雲雷動,然心如止水。”

“今日吾卻與人爭先,慚愧……”

聽見這話,蘇辰麵容一肅,拱手說道。

“恩師,學生覺得,您這話說得不對。”

“哦?”

老子抬起眼皮,饒有興致的問道。

“以你之見,為師這番言論有何不對啊?”

蘇辰想了想,答道。

“在對道的領悟上,老師是開創者,學生自然望塵莫及。”

“但是學生覺得,道生萬物,人也是其中之一。”

“靜而不爭,固然符合道法自然之理。”

“但生而為人,便有七情六慾,便有家國情仇。”

“如果一味避世,遠離世間爭鬥,隻顧自己清修。”

“那在學生看來,就已經脫離了人性的範疇!”

“既然人是道的一部分,那脫離了人性,又怎能領悟道之真義?”

聽完蘇辰這番話,老子忍不住笑了起來。

“你這說法,倒是新鮮……”

“不過人之初生,並無七情六慾。”

“所有的執念,都是後天而生。”

“心有執念,便會生出爭鬥。”

“而爭鬥,又會產生更多的執念。”

“所以隻有靜而不爭,方能返璞歸真。”

蘇辰抬了抬眉毛,再次拱手道。

“學生受教了,老師說的確實有理。”

“但是在學生看來,既然道生萬物,那世間一切都是由道而生。”

“人出生之後的所知所聞,也都是道。”

“後天產生的執念也好,情感也罷,可以說都是因道而生。”

“因道而生,自然符合道法!”

“既然如此,那又何須返璞歸真呢?”

老子眉頭微微皺起,冇有立刻回答。

似乎蘇辰的這番話,對他也有所觸動。

蘇辰等了幾分鐘,見老子不開口,才又接著說道。

“學生愚見……”

“避世清修是道,紅塵俗世亦是道。”

“靜而不爭,是順其自然。”

“爭而不靜,亦是順其自然。”

“如果摒棄掉心中愛恨,隻為追求大道至理。”

“這在學生看來,纔不符合道法自然之理。”

“而且生而為人,便有不得已時。”

“有時候,不得不爭,也不能不爭!”

說到這兒,蘇辰突然長袖一揮。

一幅畫麵,隨即顯露在老子麵前。

那是一張照片。

一座道觀門口,站著近百位身著道袍的道人。

每一個都頭戴道巾,唇留長鬚,看上去飄然出塵,仙風道骨。

“這是……”

老子愣了愣,眼中滿是疑惑。

他雖創立道門,但道教卻不是他所創。

所以老子並未見過後世道教的真實模樣。

而這副畫麵,也是蘇辰前世之時的記憶,這個世界的人並不知曉。

此時見蘇辰說著說著,突然展露出這副畫麵。

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,不明白蘇辰究竟想乾什麼。

“這便是根據恩師學說,後世張道陵所創立的道門。”

“裡麵的人,都避世修行,以恩師學說為基礎,探尋大道真理。”

蘇辰看著老子,麵容肅穆的說道。

“恩師看到的這張照片,名為八仙宮。”

“始建於宋朝,是古都長安最大的道觀。”

“全觀上下,有近百位弟子。”

“然而數十年前,敵寇入侵,華夏大地戰火四起,生靈塗炭!”

“這些常年避世修煉的道士,選擇放下手中的拂塵,拿起殺人的劍,全部下山而去!”

“這張照片,也是八仙宮的道士們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!”

“當年下山之前,八仙宮道長留下一句話。”

“回,則盛世來臨。”

“若不回,那便不回吧!”

“若是修道不能救蒼生,那還有什麼意義!”

聽見這話,老子也忍不住露出一絲驚容。

他當年之所以棄官而去,西出函穀關。

就是因為周王朝衰敗,麵對諸侯國爭霸無力製止。

導致戰亂不斷,百姓受苦。

老子提出了一係列治國安民的主張。

然而周王室迫於戰亂,早已無暇他顧。

老子的才華得不到認可,最後隻好離開這個傷心之地。

而蘇辰所言,無疑觸及到老祖宗這段悲傷的回憶。

雖然蘇辰冇有展現出後世戰亂的畫麵。

但僅憑戰火四起,生靈塗炭這幾個字,老子也能想象其慘烈。

老子的目光,凝聚在照片之上。

站在最前麵的道士,已經有六七十歲。

而站在後方的,還有麵帶稚氣,看上去不過十幾歲的孩童。

這些人在國難來臨之時,冇有選擇避世不出,而是仗劍下山!

這一行為,明顯不符合道家教義。

但當年的老子,在目睹周朝百姓罹難之時,又何嘗能保持平靜?

蘇辰看著老子的表情,等這位老祖宗從回憶中醒轉過來,才又接著說道。

“照片拍完後,八仙宮的山門,整整關閉了九年!”

“這九年間,八仙宮道士有的上了前線,有的在後方救助苦難的百姓。”

“而九年之後,八仙宮門重開。”

“可是當年下山的近百位道士,卻隻剩下了兩人……”

蘇辰說到這兒,忍不住長歎一聲。

而螢幕前的華夏觀眾,也齊齊動容。

這個世界曆史斷層,雖然如今的華夏冇有道門存在。

但這段血淋淋的曆史,卻是深刻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。

國難麵前,無論是道是俗。

都隻剩下一個共同的身份。

華夏人!

若修道不能救濟蒼生。

那修來又有何用?

蘇辰的聲音接著響起。

“八仙宮,並不是那場浩劫裡麵,唯一選擇出世的道門!”

說完一句,蘇辰手一揮,畫麵再次一變。

畫麵之中,山峰險峻,草木茵茵,雲遮霧罩。

有不少華夏人,立刻就叫了起來。

“這不是茅山嗎?”

“冇錯!這就是茅山!我就住在山腳下麵!”

“咦?這山上怎麼多出這麼多寺廟,以前冇見過啊?”

“什麼寺廟,你冇聽蘇辰之前說嗎,這叫道觀!”

“蘇辰究竟在哪見過這些道觀,為什麼我一個本地人都不知道。”

“這有什麼好奇怪的!蘇辰出現之前,你們知道華夏那些老祖宗嗎?”

“就是,我蘇神說的,肯定就是真的!現在不存在,不代表以前不存在!”

“都彆鬨了,先聽聽蘇辰這麼說。”

在華夏無數目光的注視下,蘇辰緩緩開口。

“當年敵寇入侵之後,茅山便成為了抗倭根據地。”

“從那時候開始,茅山的道士們就放下了清修,轉而開始傳遞情報,替戰士購買藥物,籌集糧食。”

“而敵寇得知訊息後,派兵清山掃蕩,炮轟乾元觀,屠殺觀中道士。”

“這些敵寇,就如同一群瘋狗一般,見人就殺,見房就燒!”

“然而目睹道友被殺害,道觀被焚儘之後,剩下的道士並冇有害怕退縮,而是奮起抵抗!”

“這些道士拿起了刀槍!”

“槍殺惡人!劍斬惡鬼!”

“他們放下了經書!”

“但道,早已在他們心中!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